不管是個人參保還是企業參保,養老金的計算方法都是一樣的,按養老保險繳費年限、繳費基數、當年月計發基數,根據養老金計算公式綜合計算出來的。
一、基本養老金組成:
(一)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人員:基本養老金=基礎養老金+個人賬戶養老金+過渡性養老金+月增發養老金;
(二)1996年1月1日以后參加工作人員:基本養老金=基礎養老金+個人賬戶養老金+月增發養老金;
二、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=當年月計發基數×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;
三、基礎養老金=(當年月計發基數+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)÷2×累計繳費年限(含視同繳費年限)×1%;
四、個人賬戶養老金=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÷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;
個人賬戶計發月數表 |
|||
退休 年齡 |
計發 月數 |
退休 年齡 |
計發 月數 |
40歲及以下 |
233 |
41歲 |
230 |
42歲 |
226 |
43歲 |
223 |
44歲 |
220 |
45歲 |
216 |
46歲 |
212 |
47歲 |
208 |
48歲 |
204 |
49歲 |
199 |
50歲 |
195 |
51歲 |
190 |
52歲 |
185 |
53歲 |
180 |
54歲 |
175 |
55歲 |
170 |
56歲 |
164 |
57歲 |
158 |
58歲 |
152 |
59歲 |
145 |
60歲 |
139 |
61歲 |
132 |
62歲 |
125 |
63歲 |
117 |
64歲 |
109 |
65歲 |
101 |
66歲 |
93 |
67歲 |
84 |
68歲 |
75 |
69歲 |
65 |
70歲及以上 |
56 |
|
|
五、過渡性養老金=(當年月計發基數+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)÷2×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×1.3%;
六、月增發養老金=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×增發養老金合計比例×累計繳費年限(含視同繳費年限)。
通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:
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于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和繳費年限。 |
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、繳費年限與養老金水平緊密相關,如果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較高,繳費年限越長,養老金就越高。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的高低與繳費基數高低、繳費年限長短有關。
簡單來說,繳費基數越高,繳費年限越長,基礎養老金就越高。
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高低取決于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和退休年齡。 |
比如:男職工60歲退休,計發月數139個月。女職工生產、服務崗位50歲退休,計發月數為195個月。女職工管理、技術崗位55歲退休,計發月數為170個月。
也就是說,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越多,退休年齡越大,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越多。